结业式上,京煤集团马畅和昊华能源陈远石作为优秀学员代表谈了学习收获和体会。京能国际王妍和京能置业康凯,作为优秀团队代表汇报了小组研讨成果。集团党校对“英才计划”精英班进行了总结回顾。集团人力资源部宣读了优秀学员、优秀团队表彰名单。
7月19日,清洁能源西南分公司收悉《广西中伟新能源一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中标通知书》,标志着该公司正式获得广西中伟新能源一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运营权,这是清洁能源公司首次中标广西区域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近日,京能电力所属京欣发电在2021年度内蒙古电力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评比中荣获“技术监督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北京热力集团隶属于yabo亚博网站首页|登录,具有六十三年光荣供热历史,是集供热规划、供热设计、供热工程建设、供热设备制造、供热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全国最大国有集中供热企业,担负着中央党政军机关及各国驻华使馆、北京市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供热服务保障职责。
清洁能源(股票代码00579.HK)以AAA级企业为载体,整合清洁能源发电业务,2012-2017年,主导或参与投资建设了北京四大热电中心、昌平未来科技城和海淀北部新区区域能源中心。在深耕京津冀地区的同时,积极向内蒙古、山西、宁夏、四川、云南等地谋篇布局,投资建设风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利润增长极。截至2017年底清洁能源板块运营装机容量达850万千瓦,其中,送往北京电网的运营装机容量达475万千瓦,占北京市平均用电负荷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集团发电装机容量列地方能源投资企业前3位,机组平均利用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北京市为中心,在内蒙、山西、河北等地投资建设一批高效环保发电机组,运营和在建项目装机容量超过2600万千瓦,送往京津唐电网的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成为首都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京能电力(股票代码600578.SH)以AAA级企业为载体,坚持清洁高效、绿色发展,实现了超低排放。整合集团内燃煤发电业务,解决了煤电同业竞争的问题,提升了京能电力的经营绩效,截至2017年底煤电板块运营装机容量为1171万千瓦,送往京津唐电网的装机容量达401万千瓦。
文旅板块是承接集团转型发展的主要载体,打通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发挥板块整体效应。目前,集团星级酒店、餐饮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商业综合体初具规模,有一定发展基础,紧抓文化中心建设和冬奥会机遇,积极开展工业遗址文化保护和利用,加快京西煤矿、石热老厂转型发展步伐。围绕首都文化中心,依托腾退闲置厂矿企业,选择矿区周边村镇就业居住人口密集、工业遗迹保护条件好、供水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的区域,发展适合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度假等转型产业。打造“文化养老产业、保障房建设”以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创业创新为特色、修旧改造为基础”的文化生态涵养圈和京西浅山都市新生带。
京煤集团历史沿革可追溯到1948年成立的门头沟煤矿委员会,矿井主要分布在北京京西地区,是我市唯一一家国有煤炭生产供应企业,是有着历史悠久的工业企业。2010年,昊华能源(股票代码601101.SH)依托煤炭板块成功上市,于2017年整合集团煤化、油气业务,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煤炭产能超过1050万吨/年,提升了竞争优势。“十三五”以来,集团积极履行首都国企的社会责任,全面开展疏解整治非首都功能产业工作,陆续关停了王平村、长沟峪、木城涧等煤矿,有序推进京西煤矿的平稳退出,计划于2020年前全部关停。京西煤矿关停的同时,昊华能源积极布局煤-电-化产业链,煤炭产业已加快向内蒙古、新疆等资源富集地区转移,目前高家梁煤矿已投产,红庆梁煤矿正在试投产,促进了产能释放。新项目的投产将坚持煤炭转型升级、清洁高效利用,以实现煤化板块的持续发展。
集团地产业态主要包括商业地产与住宅开发、存量物业出租经营、城市综合体运营,拥有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资质,已具备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等全产业链运营能力。集团以京能置业(股票代码600791.SH)、金泰地产为载体,先后打造了天银大厦、天创科技大厦、金泰丽湾、四合上院、乐多港等一批精品工程。“十三五”以来,集团地产板块整合集团优质地产、优质物业项目,顺应国家调控政策,加快区域项目和战略方向调整,收缩战线,规避风险,天津东疆港、内蒙呼市、辽宁营口、宁夏银川、海南南燕湾等项目去库存成绩显著,此外,门头沟17万平方米的水煤浆和液压支架厂棚改定向安置房项目已获批准,密云建材城项目获得土地使用权,在建项目与储备项目总建筑面积均超过800万平方米,为板块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紧抓北京市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机遇,立足集团实际,密切跟踪行业发展最新动态,重点关注“三能两热一网”。储能重点研究开发大容量储电、蓄热、蓄冷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储电技术的深度融合;节能重点研究开发电厂节能改造、超低排放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氢能跟踪研究开发制氢、储氢、加氢等技术。加快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研发应用。光热结合电热协调需求,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能源互联网重点开展智能微网、多能互补、能源需求侧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
集团参股投资了包括北京银行、大唐发电、北京汽车、国电电力、全聚德、国泰君安、首创股份、嘉实丰和、成都银行等金融资产。截至2017年底,总计公允价值为209亿元。集团及时跟踪资本市场变化,进行市值动态监管,适时实现股权资本增收创效。集团目前拥有京能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香港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功能性公司等多个金融与融资平台,为集团资金管理、金融创新和协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